6月18日,世界技能博物馆“冠军讲堂”活动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举行。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得主、全球技能界最高荣誉——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获得者、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教师宋彪,以“技能成就梦想,技能改变人生”为主题,为科院学子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成长分享。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得到了智能制造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两院学子现场聆听了这场鼓舞人心的报告。
从迷茫少年到“阿尔伯特·维达”大奖
宋彪的分享聚焦三个内容:一是,解码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他深入解析了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历史、使命及多元竞赛项目,展现其作为全球职业技能巅峰对决平台的魅力。二是,个人逆袭之路:从迷茫少年到全球冠军。宋彪坦诚分享了自己从一度迷茫的“差生”到站上世界之巅的蜕变历程。他回顾了高强度备赛的艰辛、赛场上的精密操作与心理博弈,尤其是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夺金并以全场最高分斩获阿尔伯特·维达大奖的巅峰时刻,生动诠释了“匠心”与“坚持”的力量。三是,洞见工业机械未来。结合自身经历与行业前沿,宋彪展望了工业机械领域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广阔的就业前景与国家战略需求,为学子描绘清晰的职业蓝图。
青春对话:点燃技能梦想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尤为热烈,深受鼓舞的学子们争相提问。学生们有的关注参赛门槛,询问“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有机会参与世界技能大赛?”有的学生则着眼于未来发展,关心“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顶级奖项,在就业市场上会带来哪些显著优势?”宋彪结合自身经历,详细解答了备赛所需的技术深度、心理素质及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并坦言顶级奖项是“能力的强力背书”,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极高的认可度。交流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学生们簇拥上前,与宋老师合影留念,记录下这宝贵时刻。
2024年11月,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暨里昂世赛特别展开幕仪式上,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院牵手世界技能博物馆成为其联盟校。本次讲堂不仅是一次冠军经验的传递,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生动实践。宋彪用亲身经历证明:技能是改变人生的金钥匙,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他的故事在科院学子心中深深埋下了技能报国、匠心筑梦的种子,也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澎湃动力。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