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深入各教学单位开展科研工作专题调研

时间:2025-04-03浏览:10

为全面推进学校有组织科研工作,高质量完成“十五五”科研子规划编制等重点任务,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政策,提升科研服务水平。近日,科技处精心组织了科研工作专题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由胡晓晖校长带队,科技处全体人员深入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等5个教学单位,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各教学单位科研工作开展情况,为下一步科研政策优化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聚焦重点领域,把脉科研现状

此次调研重点围绕四大方面展开:一是科研工作总体思路:了解各单位在科研团队建设、高水平项目申报、横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二是平台团队建设进展:听取各校级科研平台、创新团队负责人的建设规划与实施情况。三是科研方向凝练:探讨如何面向产业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特色研究。四是意见建议征集:针对科研制度修订、考核奖励机制等征求改进建议。

  

深入交流,凝聚科研共识

在调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科技处处长吕亚君与各教学单位的与会代表展开深度互动,以有组织科研为切入点,引导大家积极拓宽思路,深入剖析当前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吕亚君处长特别强调:二级教学单位要进一步强化科研创新的主体责任,主动对标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略需求,凝练科研方向、明确科研任务,查找短板缺项,加快交叉融合,彰显优势特色,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学校科研创新上层次、上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直面问题瓶颈,共谋科研发展良策

经过深入调研,科技处发现各教学单位在科研工作中普遍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机制建设: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科研考核分层分类不足,难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精准评价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的科研工作绩效。

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较为严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人员的自主性;纵向课题校内扶持经费不足,影响了教师申报纵向课题的积极性和项目的顺利开展。

跨学科合作:基础课教学部学院迫切希望搭建更多交叉学科交流平台,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跨学科的科研团队,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科技处认真逐一记录。胡晓晖院长也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根据不同教学单位在科研项目组织、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对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各单位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后续举措:调研成果落地见效

调研结束后,科技处处长吕亚君明确表示,科技处将迅速行动,针对各教学单位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下一步,科技处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完善科研制度体系:对现有科研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填补制度空白,优化部分条款,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完善、高效的科研制度体系,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资源分配的固化模式,根据各教学单位的科研需求和学科特点,合理配置科研经费、设备、场地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资源向科研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倾斜,发挥最大效益。

强化团队建设:加大对科研团队的培育和支持力度,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青年骨干、优化团队结构等措施,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科研团队,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研激励机制,从物质奖励、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进一步细化科研考核标准,实现分层分类考核,精准评价科研工作绩效,让考核真正发挥“指挥棒”作用。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学术研讨、项目对接等活动,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更多创新性科研成果。

加强学院间交流合作:打破学院之间的壁垒,鼓励各学院之间开展科研合作,共享科研资源,协同开展科研项目,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提升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通过本次调研,科技处全面了解了各教学单位的科研现状和需求,为后续完善科研制度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团队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科技处将根据调研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