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至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项赛事是我国规格最高、赛项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强的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同台竞技。我校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春雷在“智能硬件装调”项目中荣获铜牌,实现我校在该项国家级大赛中首次参赛与首块奖牌“双突破”!
“智能硬件装调”赛项以智慧农业采摘为应用场景,全面对标《智能硬件装调员国家职业标准》,涵盖电子设备装配、网络系统部署、装备联调优化、应用服务实施、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工程管理及职业素养与安全操作七大模块。我校组织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宋国利担任裁判,专业教师王学德、王凯凯担任随队教练,杨春雷作为参赛选手的参赛队伍,通过连续三天共12小时的高强度赛程,最终摘得铜牌。赛项全面考验选手的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水平,是一场集技术、技能、理论、实践、智慧、经验……的极限“拉力赛”。
“科院不是一个人在比赛,是一整支队伍在冲锋。”本次备赛得到学校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支持,校领导牵头成立保障团队,以“团队作战”模式全面护航,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韩芳亲自协调资源,党委委员、副院长曾喜平赴赛场一线动员,为选手专注竞赛提供坚实后盾。前台一人竞技,后台全员运转,食宿、耗材、心理、技术四线同步,让选手专注赛台,无后顾之忧,充分彰显科院的并肩战力。
首征即夺牌,既是学校的荣耀,也为上海在该项目斩获首枚国赛奖牌贡献了“科院力量”。铜牌背后是学校“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厚积薄发。下一步,学校将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把国赛项目与赛题资源整体转化为《智能硬件装调》等课程模块,让更多学生站在国赛肩膀上,看见产业最前线。
人物侧记:
杨春雷,我校通信技术专业2007届优秀毕业生。凭借在校期间的优异成绩与踏实品行,他毕业后留校任教,十八载深耕不辍,如今已成长为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成为师生眼中“把教育当事业,把学生当亲人”的榜样。
从青涩教师到专业骨干,他始终保持着“双重坚守”:一方面以“孜孜不倦”的劲头追赶技术前沿,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不断开拓专业边界;另一方面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扎根教学一线,把课堂当阵地、把工作当家事,用耐心与责任诠释“四有好老师”的内涵。
刚刚,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再度书写精彩——面对各路高手同台竞技、七大竞赛模块成绩起伏不定的激烈局面,他凭借技术全面、技能扎实的硬实力,理论深厚、经验丰富的专业优势,以及沉稳的竞赛智慧与良好的赛场心态,最终为上海市、为学校斩获一枚含金量十足的铜牌,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打磨与积淀。
而这份“拼劲”,在暑期更为凸显。那段时间,他开启“连轴转”模式:既要夜以继日投入自身备赛,又要悉心指导学生备战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项目;既要日复一日精心打磨《嵌入式系统》课程,又要全力推进2000平米实训中心的升级改造与设备更新。
一路走来,他指导的学生又一次成功斩获世赛铜牌,《嵌入式系统》获评上海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训中心焕然一新成为教学新阵地。与此同时,他也收获了学校首批“技能大师”、首位“致达工匠”、首批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成为学校公认的“多面手”骨干教师。
如今,提及这些成绩,他总说“源于感恩,归于热爱”——感恩母校的培育,让他有机会扎根教育;热爱这份事业,让他甘愿为技术钻研、为学生付出。而在杨春雷之外,还有无数像他一样在深夜灯火下坚守的教育“匠人”,他们以匠心筑梦,用担当照亮学子成长路,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教务处/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