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一生的社交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18-01-12 浏览次数: 827

 

 

    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85%则是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事技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脉圈和交际能力被视为最核心的生存能力之一,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和水平显得更为重要,甚至直接决定着其职业发展和取得成功的机会。

    如果你想在社交场上更受欢迎,如果你想躲开社交场上的明枪暗箭,那么本书不可不读。不管是克服社交恐惧,还是如何看透人心,抑或是不同场合的心理博弈,都需要懂点社交心理学,本书对赢得信任、说服他人、心理操控、化解敌意等方面的技巧都有涉猎,并对其不同社交场合的心理博弈进行了非常具体的阐释,并给出了最简便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王富军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9月出版

    索书号:C912.11/W172

        ISBN978-7-5044-9444-3

  

目录

上篇不懂心理,怎么做社交达人

第一章心态很重要,大胆对社交恐惧说

21世纪,不懂交际怎么混社会?社交能力是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如果你还在心存障碍,害怕走出家门,那么从现在开始调整心态吧!

1. 心态对了,交际就对了

2.“是因为你恐惧社交

3. 什么是社交心理障碍

4. 社交心理的自我调节术

5. 保持开放性的社交心态

6. 用自信搭建人脉平台

第二章营造好印象,迈过社交的第一道心理坎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社交场上同样适用。要想拥有一个好人缘,初次见面时就一定要塑造一个好印象。

1. 首因效应:别让第一印象左右了你的判断

2. 穿着打扮一定要用点心思

3. 眼神笑容,帮你轻松赢得好感

4. 用肢体语言传达你的友善

5. 善于聆听的人更能迅速赢得人心

6. 暴露小缺点,更能增加你的社交魅力

第三章提升好感度,世上最有效的钓

在社交场上,人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好感,但好感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我们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1. 焦点效应:给对方戴上主角光环

2. 人对示弱者更易产生好感

3. 喊对称呼,让好感度不断上升

4. 多聊对方感兴趣的事

5. 帮忙:赢得好感的不二法门

6. 小礼物的神奇效用

7. 真诚是打动人心的诀窍

第四章增加亲密度,你可以赢得更多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近可远,可亲可疏,如果你希望获得他人更多的信任,那么从现在开始增加你们的亲密度吧!

1. 共情效应:找到双方兴趣的共同点

2. 让别人快速把你当自己人

3.“自我暴露有助于增加亲密度

4. 分享秘密是强化信任的好办法

5. 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的难处

6. 反射法则,给予信任才能收获信任

7. 多问候才能成为亲密好朋友

8. 如何测出你和对方的亲密指数

第五章交人即交心,如何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如何成为社交达人?如何成为社交场上最受欢迎的人?其实交人就是交心,只要我们摸准了对方的心思,成为朋友只是早点或迟点的事。

1. 满足他人的好为人师心理

2. 多一点顺从,就会多一些人气

3. 人人都有虚荣心,别吝啬你的赞美

4. 少欠人情,多给回报

第六章人性大讲堂,读懂人性才容易看透人心

贪婪、自私、嫉妒……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每个人的身上都掩藏着这些人性弱点,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唯有看懂人性才好看透真实的人心。

1. 别指望人人都有感恩的心

2. 不要抱怨他人的自私

3. 请原谅那些善于嫉妒的人

4. 世界险恶,一定要有防人之心

5. 人心易变,小心遭遇暗算

6. 遭遇背叛,与其愤怒不如一笑

中篇识人识,教你巧妙结交天下朋友

第七章眼明心亮,谁才是值得结交的益友

有些人很热衷于交朋友,哪怕是陌生人也能称兄道弟,其实我们身边的人并不是人人都值得结交,睁大眼睛找出那些值得结交的益友才是关键。

1.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结交

2. 益友与损友的初步甄别术

3. 酒肉朋友不可深交

4. 忠言逆耳,珍惜直言之人

5. 多与心态积极的人交友

6. 一定要远离负能量携带者

7. 无底线奉承者,最好远离

8. 不要轻视那些不起眼的人

第八章六大原则,好人缘是这样炼成的

从现在开始,你不必再羡慕那些人缘好的社交宠儿,只要你掌握了六大社交原则,好人缘也可以手到擒来。

1. 分享原则:不要一个人吃独食

2. 吃亏原则:对待朋友要多付出

3. 平等原则:唯有平等才能产生友谊

4. 互惠原则:双赢胜过自己单方受益

5. 回报原则:滴水之恩必要以涌泉相报

6. 低调原则:地低成海,得意之时不可张扬

第九章心理效应,你就是社交场上的明星

爱屋及乌、顽固的第一印象、攀比之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社交活动中,有着很多心理效应,如能很好地运用它们,你也可以成为社交场上的明星

1. 登门槛效应:结交贵人不可操之过急

2. 晕轮效应:识人最忌以偏概全

3. 人们为什么对容貌美的人更有好感

4. 情感往往比金钱更能打动人心

5. 反射效应:想获得什么对待,就怎么去对人

6. 从众效应:不要让自己变成异类

7. 对比效应:巧用对比触动人心

第十章灵活变通,不做死脑筋的木头人

冷场时不知所措,尴尬时只会坐立不安,总是直言直语得罪人……其实你只是脑筋不够灵活,不懂变通而已。

1. 谁说拒绝一定会伤人

2. 批评声也可以变得动听

3. 遭遇尴尬,你能灵活化解吗

4. 计划赶不上变化,应变能力很重要

5. 打圆场的社交艺术

6. 不按常理出牌,往往能出奇制胜

第十一章心理操控,帮你轻松达到社交目的

你想让对方听从你的指示吗?其实操控对方的言行并非不可能,暗示、威逼、诱导、震慑、清醒催眠……总有一款社交操控术适合你。

1. 强势一分,对方的顺从就会多一分

2. 亮出身份,则轻松引人主动接近

3. 欲震慑对方,那么不妨适时表达愤怒

4. 装糊涂,解除对方戒心的灵丹

5. 想获得帮助就一定要先示弱

6. 糊涂一点才能结交聪明人

7. 暴露弱点,是麻痹对方的绝佳手段

8. 适时威胁,可以令对方妥协

第十二章防人防心,如何避开社交中的人为陷阱

社交场上有君子,同样有小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无事献殷勤、挑拨离间等小人行径,你可要小心应对哟!

1. 过分热情的人要小心

2. 莫要被人蛊惑”“挑唆

3. 不参与纷争才能独善其身

4. 远离谈论隐私的人及各种话题

5. 恭维背后很可能有阴谋

6. 不要总依赖别人,小心被利用

第十三章敌意来袭,化干戈为玉帛的社交心理术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与争端,如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遭遇敌意怎么办?爆发冲突显然不是什么明智做法,可是怎样才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正面冲突呢?

1. 他人不满时,切记态度要谦卑

2. 有了矛盾一定要及时说开

3. 以德报怨,赞美不友好的人

4. 表达你的认同,化解敌对关系

5. 自曝其短,让对方主动偃旗息鼓

6. 避重就轻,转移对方的关注点

7. 表达强硬态度,让对方知难而退

下篇人心博弈,不同场合的社交之道

第十四章搭讪:快速与陌生人成为朋友

生活、工作、旅行、逛街……一个社交高手不论什么场合,都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搭讪技能,其实与陌生人成为朋友并不难,你欠缺的只是搭讪技巧。

1. 放不下面子,搭讪怎能成功

2. 探知对方心理,提高搭讪成功率

3. 三分钟快速成功搭讪法

4. 开场白直接关系搭讪成败

5. 你不知道的十大搭讪礼仪

6. 如何避开搭讪误区,防止尴尬

第十五章谈判:让心理学帮你搞定对手

一个社交达人往往也是谈判高手,坐在谈判桌前,如何才能彻底搞定对手?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要我们能摸透对方的心理底牌,胜利还会远吗?

1. 一眼找出谈判里的关键人物

2. 言多必失,少说话的人才是真聪明

3. 欲得不妨先进

4. 教你打破对手的心理防线

5. 学会使用互惠双赢的谈判战术

6. 巧用沉默给对手施压

7. 心理诱导,让对手妥协并不难

第十六章职场:没点心计,你靠什么生存

职场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尔虞我诈的世界,一个毫无心计的人怎么混?要想在职场中如鱼得水,你得先学点心理学。

1. 千万不要与上司抢功劳

2. 发表不同意见最好用建议式

3. 多请教领导,容易被器重

4. 太强势的人很难搞好同事关系

5. 为下属担责任,轻松赢人心

6. 赞美是职场上的最好社交工具

第十七章交友:保持适当距离才能更亲密

两只刺猬离得太近,只会在无意中刺伤彼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所以越是好朋友越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1. 心理距离效应:交往过密只会伤害彼此

2. 与人交往,一定要保持适度距离

3. 越是好朋友越要若即若离

4. 对朋友的秘密一定要守口如瓶

5. 不要主动挖掘朋友的隐私

6. 再好的朋友也不可什么话都说

第十八章求人:不被拒绝的心理策略

人生在世难免要求人办事,要想达成所愿,不被拒绝,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并善于运用巧妙的心理策略。

1. 诉苦,激起对方的同情心

2. 戴高帽,让对方无法开口拒绝

3. 软磨硬泡能迫使对方妥协

4. 展现自身价值才好获得更多帮助

5. 求人办事不如激上阵

6. 求人不如以求人

第十九章推销:攻有道才能纵横商海

很多销售人员抱怨业绩难出,却并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原因。其实只要攻克了客户的内心,没有什么比签单更容易。

1. 关心客户关系最亲近的人

2. 适时让利,满足客户的占便宜心理

3. 教你给客户清醒催眠

4. 针对心理痛点的推销最有效

5. 永远不要攻击你的竞争对手

6. 站到客户的角度展开说服

7. 巧用最后通牒效应,让客户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