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创新•实务•研究 ——学院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发布时间: 2017-01-18 浏览次数: 664

20161230日,第三届上海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在上海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和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联合主办,由联席会议当值主席、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范明林教授主持。上海社工界知名人物云集此次会议,各高校社会工作系主任及实务界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致辞。张文宏院长表示,上海社会工作教育界积极回应政府政策和社会发展方向,每年培养了大量人才投入到儿童、老年、医务、康复、社区等领域,参与社会治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希望利用平台信息沟通、经验交流、理论提炼、领域扩展、规范制定、社会倡导等工作,以不断提高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培养更多社会工作优秀人才。

会议第二项议程由各校分享社工教育特色和经验。文军教授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的3个社工教育特色:为社会工作实训室及社会调查实验中心专门配置学校编制人员;建立学生实务制度;注重学生实习过程管理。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赵芳教授也强调了复旦的教学特色:学科建设方面注重基础教育包括夯实伦理和理论和一系列的方法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开设四门特色课程,包括家庭、医务、老年、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鼓励实习,聘用专职的校外实习督导。华东理工大学黄晨熹老师则介绍了该校的师资结构,并表示他们正在建立一个实习实践的电子信息平台,学生、老师及机构三方可以实时互动。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范明林教授分享了上大的社工教育情况,他们注重研究性的社工教育,注重MSW教育,注重学生实习,培养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强化对专业的认同。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宇莲老师分享了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思考,总结了三个教学特色:从导向研究转向特色研究,强调科学训练,在干预研究方面形成模式,使学生在模式化过程中易得到反思;融入学校人文范畴;探索社区跟本土主流体系建立链接。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主任陆飞杰老师分享了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强调了社工教育的职业性特色。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系主任助理孙鸿平老师谈到如何划清专业界限、形成专业自信,如何理解实务中体现出的专业性;他总结专业建设经验,强调专业团队要对专业建设应有明确的构思与定位。

会议第三个议程是由上海市民政局职业社会工作处张静处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顾东辉教授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彭典贵主任一起为上海科学职业技术学院社工实务研究中心揭牌。

会议第四项议程由领导讲话。市民政局张静处长向大家介绍了德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具体案例,指出了我们在职业和教育的结合、专业招生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她高度肯定了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成立社工实务研究中心这一创新举措。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李丹老师表示,上海教育界、实务界及政府三个层面协同发展是上海社会工作的优势和亮点,希望协会和各高校也能开展更紧密的合作,推动上海社工的发展。最后,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回顾了联席会议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社会工作教学应以课程作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上海社工界一定要把握教学、实习、研究、服务四个方面,注重反思和完善。他认为社工的最高能力是与其他行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充实,高校、实务界及政府层面代表们的交流发言为我们剖析了社会工作教育现状,融合各界的探索与思考,相信能有效助推上海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张晓燕撰稿

彭典贵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