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癌症患者的成长历程——第八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参选论文
发布时间: 2016-09-05 浏览次数: 1758

一、社会工作及认识

社会工作的专业核心是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自救自助、自主人生”的过程。整体视角和尊重差异是社会工作特性的本质表现。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看待社会问题的特有视角。社会工作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在于其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互动不当是人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因此系统理论、生态视角、整体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又是以人是独立个体为出发点,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将理论整合互融例如,一个案主往往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关注和付出,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解决案主难题或需求,社会工作专业的我们更要用耐心和恒心对待我们面前的案例、工作。

社会工作的理论转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做到抽取知识、提炼知识、实践知识、反思知识、进一步实践适应,最终优化知识是一个循环递进的过程,不断熟练同时,还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为什么呢?因为反思可以深入了解和改善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可以帮助我们不致重蹈覆辙。当然,在自我反思时必须要有相关理论知识来支持,必须保持正面情绪。这样的反思才有深度,也才真诚。

二、癌症患者个案管理

    (一)初次接触个案

201653日,我来到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进行第一次专业实习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机构老师要求我针对癌症患者进行个案介入,由于在学校期间没有操作过个案,心情十分忐忑,生怕不能与案主很好的进行沟通,怕自己的谈话技巧不能让到案主吐露心声,怕自己无法发觉案主的问题和需求。第一次上门拜访前,我和小伙伴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选择在社区居委会的心理访谈室与案主第一次访谈。对话期间,有一位案主会一直和我交流回答我的问题,有个别案主会以简单的方式回答。但作为一名社工想要深入了解案主的真实需求和问题,光靠一次简单的访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多次访问和上门走访,与案主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后才能开始实施计划书的内容。访谈结束前,我们做好了对应的保密工作,初步了解了关于案主的情况,进行了相关记录和资料保存。

    ()从个案“试攻”个案管理

    由于案主都是癌症患者,在老师指导下,我们了解应该进行个案管理而并非个案,两者虽然只差两个字但是工作手法却并非相同,个案管理是将一定有共同性质的群体聚集起来进行的个案,更加强调的是资源的利用,将案主的问题解决同时还将案主转变为资源,这也是保障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

个案管理的操作首先是要完成一份计划书,在写计划书的同时我也受到了困扰,因为不知道如何下手,之前也只写过个案计划书,而个案管理的计划书形式又是另一种,我经过督导老师的提示以及翻阅相关书籍,自己克服困难完成了个案管理服务的计划书设定,让我有了第一个成果。根据个案管理的计划制定,最主要解决的是案主的心理问题,我们多次与案主进行上门走访,在访谈中也进行量表记录,了解他们的近期状况,同时每次访谈都会让案主把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目的是让他们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情绪,并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进行辅导和治疗。为了让案主能够变成资源,我们让癌症患者变成社区志愿者,做社区环保、交通疏导、社区活动的辅助人员等活动,同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让癌症患者通过自身的潜能和才干来满足居民需求。为了让她们成为专业志愿者,我们还进行了讲座指导,让她们提升自己的志愿者专业能力,使其找到自身的价值。

通过7周左右的时间,个案管理的实施已经让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她们的志愿者活动也做得越来越好,通过志愿者活动她们了结识更多好友,扩大自己的社会网络,大家形成了好友互助的状态,充分发挥了各己的权能,在专业实习结束前还对她们进行了服务成效测评。我通过个案管理的操作,学会了如何与案主进行更好的沟通了解,懂得恰当的运用相关访谈技巧,做到了理论用于实践。在个案管理实施中要懂得是资源的利用,通过将案主自身转变为资源,使案主能够回归正常生活,解决案主的资源障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最终能够解决案主的问题和需求,这也是我做个案管理得到的最大收获。 

三、癌症患者小组开展

我针对服务对象开展了一个人际交往的小组活动,回顾整个小组过程,其实还是充满波折的,特别是小组初期。通过前两节活动开展我发现原先的计划需要改变,内容上应该更加强调组员的参与以及组员之间的互动,时间方面也把握不是很合理。通过及时小组活动计划,加入了很多互动环节,在之后的四节活动中小组进行的非常顺利,通过一次次的小组开展,组员们打开了自己的交往圈,现在看来,当初这一改变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开展小组时,我们还遇到了冷场、人员不齐的情况,我们也会随机应变,及时做出调整。在每次活动前都会准备号各种活动材料,还会演练一遍,为了能不在开展中遇到问题而没有办法解决。小组期间基本上时时刻刻都在运用专业知识,同时还做到了倾听、同理心等。

作为一名社工很荣幸能挖掘服务对象自身的潜能。每次活动的细心记录对于我们的小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工作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度对活动开展也很有影响力,小组围绕计划书的目标制定小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给那些服务对象带去了自信、快乐、交往。通过引导组员认识什么是人际交往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运用各种交往技巧来增强和改善组员的沟通交流,鼓励组员在生活中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这些内容,最终达成了“提高癌症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的小组目标。

我们的努力付出,让我们跟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入,这也是小组开展的最大收获。6小组活动中,他们与我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我们比他们自己更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的爱好,他们的习惯。小组成员中有一位吴阿姨,虽然是我同学的案主,但是对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在6次小组活动中我和她之间的感情特别深厚,小组离别时对我特别不舍,也是我作为社工第一次得到案主的认同,让我对服务对象更加充满了热情与奋斗的动力。 

四、癌症患者社区活动

为了让癌症患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我为癌症患者设计了一个关爱服务的社区活动,。通过“生命之歌”艺术团这个交流活动,集合了爱好唱歌跳舞的癌症患者,在每周组织一次唱歌或跳舞活动,让癌症患者出门与人交流沟通,同时活跃在社区的各个大舞台上,在活动结束前举办一场“生命的赞歌”大型文艺汇演,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每次“生命之歌”艺术团的合唱队和舞蹈队的排练,我都会一同加入,对她们给予极大的肯定,癌症患者们通过唱歌抒发自己的情绪,通过舞蹈展现自己的舞姿,同时还可以帮助她们锻炼身体。每次活动我还会给她们提出自己的小想法,为了让她们的排练能够越来越精彩。在大型文艺汇演当天,100名癌症患者参加此次活动,他们为大家送上12个精彩的表演节目,其中上海说唱、动感广场舞、魅力手语、沪剧等表演充分展现了癌症的自信的魅力。艺术团的社区活动策划是为了给癌症患者们一个美好的休闲时光,通过活动的举办让她们找了更多的朋友,同时有了更大的自信站在常人面前。

实习过程中,社区活动从策划到跟进到最终的评估,每次都会让癌症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和意见反馈,因为活动最主要是要让服务对象满意,同时他们的意见可以让我们对之后开展有了更深一步的加工,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激励我不断奋发向前,通过社区活动举办让我看大她们的脸上时常流露出笑容,还让我看到社工行业在这个社会需要存在的重要性

五、成长心得

社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积累经验,实习给了我检验理论、锻炼技能的平台。实习充实且短暂,但都收获丰富。起初癌症与我们很陌生,到后来彼此间都能自然的问候,作为社工我也会努力地帮助我的服务对象,也是因为她们基于我们的信任才会有所进步,两个月的实习,我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最后提升对专业实务的评估能力。

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在社工之路越走越好。作为一社工学生,虽然离专业的社工还很远,但是一直以专业社工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接触的服务对象虽然可能会有很多人想要远离他们把他们当作话题,但自己能够把他们当朋友对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方面,在专业方面很好诠释接纳这个专业名词,我相信时间的推移会使我的社工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的

在我们帮助服务对象的过程中,我在慢慢成长服务对象同样跟着我们一起成长与服务对象共同认识问题、正式问题、解决问题,改变情境过程中我们互相学到东西,服务对象也会发生些改变的。通过专业实习癌症患者们再逐渐走出阴影,敢于和人交往,敢于展示自我,让我们看见了他们的生命风采,见证了欢笑的时刻,欣赏着朝阳的升起,凝视着花蕊的绽放。我们真诚的付出,让他们体会到收获的愉悦,目睹了天使的芳容。在社工学习的这条道路上我会努力的,也许我不那么优秀但我有颗坚持到底的心,我会好好努力帮助我的每一位服务对象的

 

撰稿人:14级社工班 赵雪指导教师:陆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