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教师参加乐群十周年庆典活动
发布时间: 2013-06-06 浏览次数: 136

    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是中国大陆首家社工机构,她今年十周岁。2013年6月2日,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十周年庆典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室隆重举行。我系社会工作专业付晓萍、陆飞杰两位老师应邀参加。在庆典上,乐群不仅为发起乐群的推动者、浦东社工实务的缔造者奠基人、前上海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发了纪念奖,还为乐群十年社工姚树梅、朱蓓发十年贡献奖。庆典仪式上,吴铎教授还代表乐群向我们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致谢,感谢我院多年来不断向乐群输送优秀毕业生,充实乐群的社工队伍。
    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做主题发言。他提出政府购买服务是用市场的东西去对待一项非市场的东西,应该改称叫委托;另外,现在社工机构往往不是社工办而是老师在办;如何做到各方协同,政府系统的权利优势与社工的专业优势如何结合?搞不好是否会形成劣势结合?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马伊里博士则谈及社会工作对现代民政工作的影响:价值理念从平均到公平;工作方法从一般化到个性化多样化;工作目标上从领域拓展到功能拓展;政策执行从注重投入到关注效果。尤其谈到从社工视角看待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本,人具有自行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能,很具启发性。
    来自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的社工督导区洁盈女士讲演中提出,社工一定要与机构联系吗?国外及香港不用社工机构这一概念,而是NGO,社会服务机构。社工专业是专业元素的呈现。社工知识技巧不过是手段,最核心的是价值,社工是关怀价值的传递者。所以社工不一定专业,NGO不一定要有社工。
    深圳大学易松国教授则认为社工机构与政府不是伙伴关系而是伙计关系,而且现行体制下永不可能成为伙伴。社工活动与居民需求也脱节,活动不是以居民为对象,而是居民配合活动以满足社工的需要。
    史柏年教授指出政府强力推动社工机构大跃进,某城区政府短期就要求设立好几百家社工机构,社工面临被制度化政府化的倾向。这很危险!
    研讨会结束了,来自各地的社工和教授们欢聚一堂,分享乐群这十年来曲折而又生动的经验,并与大家一起携手共同开拓美好的未来!

 

作者:陆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