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街子快讯——上海社工服务队第二批队员云南鲁甸灰街子安置点社工服务纪实

封面

 

上海社工队第二批队员:

张坤、徐敏、付芳、张殿芝、陆晴、张娅萍、顾东辉、孙鸿平、刘江、王晓英

 

卷首语

2014106日,上海社工服务队第二批队员到达云南鲁甸灰街子安置点,与第一批队员完成交接,继续为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提供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在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第二批队员将在第一批队员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其他服务团队和社会组织合作,探索目前灰街子安置点的需求和资源,协助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灾后重建。第二批队员将在近期内,基于安置点需求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社工服务项目,并以疏解安置点具体问题为载体,协助当地进行团队建设,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第一版  

社情民意

1. 201410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5周年的日子,上海社工队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欢庆祖国的诞辰。上海社工队在帐篷前的空地上举办了优秀志愿者颁奖仪式,奖励小草莓志愿者们,他们是社区的小精灵,不仅为上海社工队充当入户探访的小翻译,还帮助发放《灰街子快讯》和张贴爱护环境的海报,为社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社工队还举办了上海糖果乐园“亲子运动会”,近30户家庭参与了各项亲子项目,给安置点带来了一片欢声笑语。除此之外,社工队主办的“我声飞扬,唱响灰街子社区居民卡拉Ok大赛”也在安置点引起轰动,比赛现场里里外外挤满了居民,大家都踊跃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国庆系列活动均由民政部派出的社工支援团上海社工服务队设计和主持,目标是丰富当地受灾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激发受灾群众坚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增强安置点社区凝聚力。这些活动普遍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2. 2014104日,国庆长假刚过一半,第二批上海社工队队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上海社工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顾东辉教授等一行三人来到鲁甸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与第一批队员就之前开展的工作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第二批队员开展的工作进行商讨。105号,第二批队员全部到达鲁甸。上海社工队第二批队员将在顾东辉教授和孙鸿平领队的带领下,总结第一批队员的经验,进一步评估灰街子安置点目前的需求和资源,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为鲁甸灾区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工日志

    没到过云南,听说云南很美,大理很美,丽江很美,昆明也很美。休闲的酒吧,浪漫的邂逅,云南给予忙碌都市人无穷的遐想。然而,来到云南的鲁甸,又是另一番景象。没有闪亮的银饰,没有花花的民族绣包,有的只是泥泞的山路,山间的花椒和采花椒留下的斑斑伤痕。山里的生活如此平淡,甚至贫穷。这里,留不住年轻人,年轻人情愿去四川、贵州的小饭店煮鱼,也不愿意留在家乡靠山吃饭了。

这里的孩子穿着破破的衣衫,为得到一支水彩笔而欣喜;这里的老人独自做饭,有人攀谈已很高兴。今天,讨论了一下午的工作,我们,这些只停留一个月的异乡人,到底想要给灰街子社区留下些什么?

做了10年的社工,从青少年领域到老人领域,深深明白社区自有其动力,社工只有融入才能工作。惟有小心地避开“外来者”的注入痕迹,才能与社区共存。

5+X”,团队建设+安全教育+生日祝福+心理调适+睦邻活动,在每个项目中,我们都希望注入社区人际互动的理念。

个人以为“增能”主导,“睦邻”为主,激发社民之间的良性人际互动应该是我们介入的目标。

在操作层面,睦邻行动可以通过“为好邻居点赞”的方式展开,邻居的点滴关怀都可以用语言和行动来感谢。

作为“花椒天地”小小安全宣传员行动的统筹者,希望以儿童参与权与增能理论来介入,组织数次“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游戏、绘画、广播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儿童为本的安全宣传计划,可辅以儿童、妇女参加的亲子安全讲座。并在最后的大型安全表彰活动中安排一次以安全宣传为主题的儿童表演,评选“花椒天地安全小明星”。

一切以社区为本,依托社区资本展开活动。

 

                                                         王晓英

                                      20141011

第二版

上海社工队第二批队员拟定了“灰街子安置点增能方案”,希望通过与当地党小组与受灾群众共同合作,开展一系列符合群众需求的社区服务项目,协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构建一支当地的骨干队伍,提高安置点社区的自我管理与服务能力。领导小组与先锋队骨干队伍名单如下:

昭通市鲁甸县灰街子安置点“社区行动”领导小组

 

 

 

 

1.        赵宗平

灰街子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

鲁甸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副组长

2.        李树勇

八宝村村主任

3.        唐正云

龙泉社区总支书记

4.        孟小玲

鲁甸县委党校副校长

5.        顾东辉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

6.        孙鸿平

上海科技学院人文系社会工作学科负责人

 

7.        邓益彪

八宝村三板桥社长

8.        李树刚

八宝村观音山社长

9.        李友超

八宝村萝卜地社长

10.    肖体权

八宝村红石岩社长

11.    段启华

八宝村段家坡社长

12.    李美相

八宝村黄泥坡社长

13.    邓益恒

八宝村大坪子社长

14.    李善才

龙泉社区灰街子社长

15.    谢常林

龙泉社区谢家营盘社长

16.    李善亮

街子社社长

17.    高天燕

县委党校老师

18.    周云燕

县委党校老师

19.    李善琼

县委党校老师

20.     

县委党校老师

21.    臧庆友

昭通市安然公益事业联合会工作人员

22.    易太兵

昭通市安然公益事业联合会工作人员

23.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师

24.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生

25.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MSW学生

26.    张娅萍

上海杨浦区和泰爱心服务社社工

27.     

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项目部主任

28.     

上海星惠社工师事务所项目主管助理

29.    张殿芝

上海杨浦区复馨社工师事务所社工

30.    王晓英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项目主任

  

灰街子安置点“社区行动先锋队”名单

村社名称

姓名

村社名称

姓名

 龙宝村灰街子社

(负责人:李善才)

李善才

红石岩

(负责人:肖体权)

肖体权

李祥云

 

何应邦

李世莲

 

姜光华

唐纯勇

 

张玉林

谢家营盘

(负责人:谢常林)

谢常林

三板桥

(负责人:邓益彪)

邓益彪

谢常万

 

邓龙恩

欧明有

 

马世荣

欧庭波

 

王美富

八宝村段家坡社

(负责人:段启华)

段启华

黄泥坡

(负责人:李美相)

李美相

邓益从

 

陈学林

王美秀

 

杨延洪

段启田

 

易吉美

八宝村萝卜地社

(负责人:李友超)

李友超

观音山

(负责人:涂立春)

涂立春

李树详

 

沈礼贵

段班巧

 

李天斌

李树高

 

李友菊

 

 

大坪子

(负责人:邓益恒)

邓益恒

 

 

 

陈君平

 

 

 

段启华

 

 

 

胡开富

    

第三版

社工知识知多点

    803地震之后,鲁甸县灰街子安置点来了很多热心的人和组织,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灾区的群众走出灾难的阴影,投入新的生活。其中有一批穿着桔黄色衣服、自称为“上海社工”的人,经常穿梭在各个村舍的帐篷内外。也许人们不禁好奇:这些“社工”是干什么的呢?他们可以帮我们什么呢?这个版块就是给大家介绍一些社工的知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社工,知道社工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社工的全称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如果说医生的职责是为人们医治生理上的疾病,那么,社会工作者的职责首先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有些人会认为,社会工作者是不是等同于志愿者?和传统的慈善、公益与志愿服务有什么不同?社会工作者与这些活动有共同的地方。都是不计回报的奉献自己的爱心,自愿为他人服务。而社会工作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会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帮助个体、家庭和社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最后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地震后,灾区的人民面临巨大的环境改变,个体、家庭和整个社区遇到巨大的挑战。社会工作者有责任站出来,用自己所学,为灾区人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探索灾区目前遇到的问题和需求,整合、协调各方资源,协助灾区人民解决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体、家庭和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剪影

党总支部书记赵宗平向上海社工队介绍灾区情况后,与全体队员合影留念

顾东辉教授、领队孙鸿平领队和队员们绘制安置点分布图,熟悉帐篷分布情况

上海社工队第二批队员在与社长们沟通社区服务项目方案

可爱的小朋友拉着上海社工的手,让他们到家中做客

上海社工队队员到村民家中家访

 

 

 

 

顾问:顾东辉教授

主编:赵宗平

责任主编:孙鸿平

编委:付芳、张坤、徐敏、陆晴、刘江、张殿芝、张娅萍、王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