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9日下午,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厅隆重举行。成立专业委员会旨在整合社会工作领域内资源,征求各专家对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使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培养更贴近社会需求。
会议由人文社科系主任、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彭典贵主持。彭主任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情况,接着由王云飞院长致欢迎词并介绍学院发展情况。
随后,董大奎院长向各委员颁发聘书并作重要发言。董院长首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肯定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他强调,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具有四大功能:发挥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决策、咨询、监督和指挥作用;明晰专业定位,拓展专业视野;成为联系社会、用人单位的纽带及重要载体;直接参与专业建设层面的实践,提升办学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职能。其次,董院长还谈到了一些社会工作专业的现实境况:
第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存在有着客观的需求。由于全社会对于社会工作认可度的缺失,我们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后工资待遇偏低,这成为制约专业长期发展的瓶颈。第二,同质化及专业特色问题。开设相同专业的院校有很多,背景、特色各不相同,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创办怎样的特色专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最后,董院长要求社工专业教师向专家们虚心学习,尽早把专家们建设性的意见落到实处,为此,提出了具体要求:1.确定专业定位,做好顶层设计;2.根据专业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3.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会上,
随后,社工专业主任孙鸿平从社会、政策、专业层面介绍了社工的培养模式、教学工作、发展路线图等。各专家领导亦从中全面地了解到了相关信息。
嘉定区民政局副局长沈浩平谈到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需求问题,认为专业培养的定位理念应以职业就业为主。结合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教学定位调整。此外,学校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应有所突破,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做到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中。如:可以制作真实社会服务方面的短片,指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感知;在实践方面,利用周边企业、社区和学校的优势,毕业前对学生有意就业的社工领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接着,段慧霞会长从实务领域角度发表了颇有见地的看法。她说,社工专业创始人
全国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
复旦大学MSW教育中心副主在很大的问题,机构普遍对社工的招聘要求学历高于专业能力。因此非常需要高职高专毕业的社工人才充实一线社工领域。就
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主社工领域,增设一些艺能课程,辅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展现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2.工作重点应从“说”社会工作到“做”社会工作。通过督导促进学生进行专业思考;实习结束后邀请机构导师、学生、业界人士等做分享与研讨会,总结实习过程的收获与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专业负责人
社工专业创始人
会上,专家们倾囊献计,与我院教务处徐华处长、教务处顾问叶聚丰、院长助理兼督导室主任孙元骁和社工专业教师交换了意见,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与会的学院领导们对各位专家和领导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此次大会表示感谢。我们深信,在专家、领导
附:
参加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分别来自全国社工界及实务界的教授专家,他们分别是:
王 婴:民政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全国高职高 专专业委员会主任
陈洪涛:全国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
沈浩平:嘉定区民政局副局长、嘉定区社会团体管理局局长
顾东辉: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复惠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理事长
范明林: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
赵 芳:复旦大学MSW教育中心副主任
段慧霞: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张宇莲: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
彭善民: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专业负责人
张钟汝: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秘书长
顾 问:张运藩
主 任:段慧霞
秘 书:彭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