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案主共成长——专业实践有感

         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与实务技巧,更要重视专业实践过程中对于专业实务经验的积累。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让我深深明白理论和实践事实上是一体两面的。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和相关知识。而专业实践则让我们进一步学会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促使我们投入并体验“社会工作者”这一角色,感受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与魅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更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她是以真实情景为背景的学习过程,也是我们学生主动寻求专业技巧练习和指导的过程。在专业实践中,可以面对面地接触案主,了解不同服务群体的特性,并为其提供适切的专业服务。而在协助案主走出困境的过程中,社工本身也在慢慢成长。无论是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感受和理解,还是在专业技巧的灵活运用上,社工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可以说,社工与案主是共同成长的。
        虽然我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不过两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一次次的专业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实务经验,专业能力上也不断提升,对社会工作专业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专业。
        一、残疾人个案辅导
        今年4月,我有幸成为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助残项目的志愿者,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对重残者上门进行个案辅导。为了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我专门对我国目前助残方面的信息进行一番深入地了解。结果发现,目前社会上帮助残疾人的方法和措施,大多只停留在单一的经济援助,而对于残疾人的教育和情感方面的关注较少。因此,在我进行个案辅导时,特别留意案主在教育和情感上的需求。
        起初的几次走访,在与案主的沟通中切身感受到案主对我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案主对涉及个人看法和感受的提问内容一般都会以简单的、模糊的表达方式回答,有时甚至会直接选择沉默,不回答问题。而当我与案主进行眼神交流时,案主会明显地移开视线或只盯住其他地方,避免与我进行目光交流。案主的这种种表现,让我充分认识到与案主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是个案工作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也是极为重要的目标。它是决定接下来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耐心和真诚在关系建立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急躁地试图加快推进案主对于社工的信任程度,只会让案主更加警惕,反而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会加深案主对社工的不信任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摸索后,我成功地与案主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逐步了解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以案主张小姐为例,虽然政府每个月都会给予她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但是她还是希望能够学会一种谋生的技能,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靠自己的能力来获取别人的尊重,在家庭中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张小姐是先天残疾,在刚出生的时候她就被诊断为肢体残疾,下半身先天性畸形。因此,她从没有过行走的感觉。由于身体原因,她从小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父母给予她那无尽的关爱,却让她成长成为一个乐观的人。但是,张小姐的朋友却很少,除了亲戚家的孩子,基本就没有其他的朋友。她曾试着与普通人交朋友,但都失败了。结果,导致张小姐很少与普通人接触和交流,没有什么朋友,社会支持网络比较单一而狭小。难能可贵的是,案主张小姐是一个很有想法且很执着的人。她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处境的不利,同时也明确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几次应聘失利后,对于拥有正规的工作,她知道不能强求。她开始选择学习小工艺品制作,但由于自身身体的缺陷和家庭经济的压力,她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指导,书本就成了她唯一的老师。
        在对张小姐展开个案辅导之前,我充分了解了案主张小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需求,因为这是制定服务计划的基础。我还看到张小姐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知识充满着渴望,家庭是其主要的支持网络,为其提供无条件的关怀和鼓励。面对这种情景,我不禁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赋权”这一重要理念。它强调社工是利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来协助案主改变或推动生活环境的改变,社工需要激发案主的潜能,挖掘案主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促使其提升自己的权力与能力,进而脱离困境。在张小姐的案例中,我选择了为其寻求工艺品制作培训方面的资源。在成功取得该方面资源后,我不断鼓励案主努力学习。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现在张小姐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并能通过出售工艺品获得一定收入来贴补家用。在个案辅导期间,我还鼓励案主参加由嘉定工业区助残项目组举行的“残疾人嘉定新城一日游”的活动,参加活动的都是嘉定工业区范围内的一些残疾人及其家庭。在活动中,张小姐认识了许多与她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她们通过相互认识和交谈,彼此建立了初步的友谊。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她们互换了联系方式,方便日后交往。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小姐是十分高兴的,她表示希望多参加这样的活动,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一积极变化让张小姐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并认可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让她能够勇敢、乐观地面对自己今后的生活。
        通过残疾人的个案辅导,让我对“赋权”这一理念有了真实具体的感受。我想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中,“赋权”是应该坚守的重要工作原则。它能使案主真正地获得从内到外的成长,并对其未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老年社会工作实践
        从今年五月开始,我们开始了为期近三个月的专业实习。我的实习机构是上海闵行区红春社区睦邻之家,它是一家提供家庭支持、心理关怀、青少年成长、老年帮扶、外来人员社区融入等一系列的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
        刚开始,我在机构中负责老年人电脑兴趣班的电脑教授工作。在与老人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老年人的许多“可爱”之处。在很多人眼中,老年人往往被贴上因循守旧、反应迟钝之类的标签。其实这种评价并不恰当,老年人也有属于他们独有的优势及资源,只是大部分老年人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而已。
        在我教授的学员中有一个林阿姨,今年60岁。刚刚退休在家的她,闲在家中除了帮忙做一些家务外,没有其他事情让她打发时间。有一天,她看到儿子在电脑前忘我地玩游戏、看电影,这让她突然萌生了学习电脑的想法。后来,她就报名参加电脑班的学习,可是大班的教学并没有让她学到很多电脑的知识。她听说我们机构有电脑兴趣班,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在接触林阿姨之后,我发现林阿姨对于学好电脑的想法依旧很强烈,而且家中也有专属于她自己的电脑。更何况,林阿姨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在其同龄人中已属于高学历。基于林阿姨的这些情况,我采用循序渐进、注重实际操作训练的方式教授她电脑的相关知识,并经常给她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巩固学习的成果。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现如今的林阿姨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QQ聊天、看电影等。林阿姨为自己电脑方面的进步感到高兴不已,而且林阿姨还开始积极参加机构组织的其他活动,俨然成为机构活动的积极分子。这让她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成功地摆脱了刚刚退休时的低谷期。
        通过教授老年人电脑,让我认识到老年人并不是保守不前,他们知道自己欠缺的东西并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就像参加电脑兴趣班的老年人,他们是在认识到电脑的重要性后,选择了学习电脑。老年人拥有着充足的时间,稳定的经济基础,学习认真刻苦,做事一丝不苟,这些都是参加电脑兴趣班的老年人的长处所在,也是社工开展工作时不可忽视的方面。所以,在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时,除了明确寻找到案主真实的需求之外,看到案主的优势,挖掘他们自身的资源,也是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保障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经过专业实践,我蓦然发现身为一名在上海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还是很幸运的,因为这里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师资力量、美好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专业的社工机构中实践我们所学的知识,锻炼我们的专业能力。因为上海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立了一大批类型多样的专业社工机构,这为我们的专业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也为我们的实务历练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学习社会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让我对社会工作也产生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些感悟和思考将有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社会工作这门专业,也有助于增加对社工这一职业的热爱与认同。在帮助案主的同时,我欣喜地发现自己也在悄无声息地成长进步,这大概也是一种“助人自助”吧!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个案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甘炳光.坚守信念——给社工学生的30封信〔M〕.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7
[3]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梅陈玉婵.老年社会工作〔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5]甘炳光.回归信念——社工信念的实践〔M〕.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0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陈磊 指导教师:陆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