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见证,成长 ——社会工作专业专业实习汇报观后感之九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社工,做过了才懂”。当时还在想,社工有什么难懂的吗?不就是做做好事,帮助帮助别人?自看了大三的专业实习报告会之后,我似乎领悟到了这句话的真谛。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工作,真的是要我们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看清他的份量与价值。
        整场实习报告会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社工存在于社会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社工的专业性职业素质让人钦佩。从孤寡老人、儿童到残障人士乃至癌症患者,需要社工的人群越来越庞大。看到学长学姐们在实习过程中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与相处,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专业能力,他们将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真正诠释了社工存在的价值。
        他们分成小组进行工作实习,最后也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的实习成果,讲述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收获,分享了他们的实习感受。有欢声笑语,有彷徨无奈,有心酸也有感动……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小组负责的工作,他们的服务对象分别是癌症患者和残障人士。可以想象他们工作的过程是有多艰辛,一个是因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可能导致心理以及性格扭曲的群体,一个是连在沟通上都很困难的群体,试问,要怎么跟他们待上两到三个月而且要把他们带上自助的道路?然而,我们大三的学长学姐做到了,尽管过程艰辛,但还是看到ppt上跳过一张张充满笑容的图片。或许是因为固执的患者终于肯配合工作,也或许是因为在无数遍的教着那些残障人士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而他们最后终于能模糊不清地唱完整首歌。这笑容里有满足也有感动。
        我似乎应该把他们改为“我们”了。虽然我们与社工专业还处于磨合期,但实习报告会之后让我们队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认识有了飞跃性的进展。从此我们就要意识到肩上扛着的那份责任,要把自己归类于“社工”这个大家庭,用专业性的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
        实习小组绘声绘色的发言之后,不仅仅是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忘不了那一张张笑脸,那干净清爽的笑声,那飘荡不散的歌声。如果要我给“社工”加上一种颜色,那我会觉得它应该是阳光的颜色,赐予万物温暖与生命力,不正是“社工”的价值所在么?
        怎样巧妙地解决问题?怎样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怎样让别人了解社工,信赖社工?等等问题,将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要解决的。自此,带着充实的准备去迎接将来可能面临的合作与挑战,用行动去感受成长的意义。

 

12级社会工作班 陈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