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学校党委于10月27日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部署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各党总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代表、学生干部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紧密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畅谈落实举措。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自觉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将全会精神内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扎实做好“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科院篇章。
学校党委书记:周胜
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这次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结合学校实际,我谈几点初步的学习体会和贯彻落实思考:一是深刻领会全会核心要义,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我们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引导全校师生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行动,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二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服务发展的创新动能。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部署,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师生投身前沿领域,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强化治理能力建设,凝聚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全会对提升治理效能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以“双高”建设为引擎,聚焦“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高位谋划,通过系统性地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着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将全会部署的改革要求转化驱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凝聚起师生同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将勇担使命,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大局贡献全部力量!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韩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五五” 规划,这对于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提供强大动力。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的关键五年。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未来,我们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双高”建设为引领,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市域联合体+行业共同体+企业生态圈”三级体系,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职业院校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依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会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宣传主阵地,将积极推动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与教材体系,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作为思政课教师兼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全会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为遵循,深入领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实现学习研究与理论阐释有机统一。通过双岗联动,在支部开展宣讲,推动政策声音深入基层,凝聚复兴力量。在课堂上,将全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引导学生从国家蓝图中找准个人奋斗坐标,结合职教目标培育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家国情怀。面对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推动AI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同时,指导学生宣讲团深入班级、社区、企业,用青年语言传播党的理论,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陈飞
作为一名二级学院管理者和高职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服务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更感责任如磐。
全会精神内涵深刻、指引明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集成众多尖端科技。全会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部署,为我们的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必须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培养适配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学生素质直接关乎国家战略领域的竞争力与安全。在实践转化上,我们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构建“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体系,融入大赛与认证标准,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打造“模块化、项目化”课程教学团队,以项目式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建设“虚实结合、开放共享”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校企资源共建、师资双向流动;强化“价值塑造与工匠精神”培育,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宋国利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强调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聚焦立德树人,服务区域发展,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一是聚焦立德树人,培育高技能人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将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项目化教学、技能竞赛、校企协同等方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德技并修的“一高二好三强”人才;二是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建好高水平专业群。围绕上海及长三角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动态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鲜明、交叉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推动专业数字化升级,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与贡献度;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及嘉定区域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与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和横向课题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社会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许云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为战略支撑,为高校育人工作锚定了方向坐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我对高校的使命担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与感悟。
学习全会精神最深刻的感悟是坚持党的领导与立德树人相统一,正如全会强调的,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才能保证育人方向不偏航。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根教育热土,潜心耕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深刻认识到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结合全会精神,我将立足学院学生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探索创新育人举措,以创新育人格局为抓手,聚焦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特色文化传承和综合素质养成,深化通信学院“一体三翼五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践举措,以“五彩班团”特色品牌项目为基础,搭建起“实践赋能-文化浸润-思政引领”的立体化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深入探索基于校企社育人“联教体”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优势资源,打破育人模式局限的难题,实现校企社全域矩阵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育人生态,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商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刘年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供行动指南。作为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结合工作实际,我有诸多感想。一是以党建强思政,筑牢铸魂根基。把思政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党员教师牵头“一课一思政案例”建设。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实践研学。善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学习教育,让思想引领更入人心;二是以党建促培养,服务发展需求。紧扣全会要求,聚焦人才培养与需求衔接。深化“党建+产教融合”,建立党建共建关系,转化实际需求为教学案例。搭建“党员教师+学生科创团队”结对机制,锤炼学生创新本领。做实“党建+就业服务”,组建职业导师团,提升就业质量;三是以党建树校风,凝聚育人合力。构建“党团班舍”贯通联动机制,选树党员先锋榜样,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融入四史学习与志愿服务。开展文明督导和校风纠察,引导学生作表率,形成优良风气。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张鹏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总支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师生研学工作坊等形式分层分类开展学习研讨,掀起热潮。
通过对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两个维护”贯穿办学治院全过程,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艺术创作与社会服务,确保学院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健全“书记约谈、纪委提醒、支部监督”链条,用铁的纪律护航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三是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学、创作实践、展演评论各环节,打造“红色基因+艺术表达”特色思政品牌,培养胸怀家国、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人才;四是强化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党建+业务”清单化管理,把支部建在教研团队、项目组、演展一线,推动党建与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实训中心主任 丁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要求。作为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我将从如下三个方面积极实践探索及成效:一是平台搭建。全会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们锚定上海汽车产业“电动化 + 智能化”转型需求,构建三大产教融合平台,开展模块化实训项目,培养复合型汽车技术人才;二是资源整合。以党建为“红色纽带”,构建“三维联动”机制。课程资源上,党员教师牵头编写模块化课程,2门入选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师资队伍上,实施“双师共育”计划,组建联合师资库。校企资源上,企业投入超千万元,形成闭环生态;三是服务升级。产业服务方面,推进人社证书考点申报。国际服务上,为哈萨克斯坦高校教师定制培训方案。截至目前,党建育人实践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定向班毕业生就业良好,技能竞赛屡获突破,国际交流影响力增强,向哈萨克斯坦输出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培训成果获参训学员及阿拉木图教育主管部门高度认可,擦亮职业教育国际名片。
商贸管理学院副院长、第一党支部书记 李丽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指明方向。结合职教领域实践,我从四方面,谈谈如何推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是职教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优秀职教教师应兼具教学能力与产业视野,深耕教学、扎根行业,为产业输送实干人才;二是教师发展要在“产教融合”中找突破。职教教师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更新知识、提升实战能力。要与育人实效挂钩,将企业项目、行业动态融入课堂,助力学生职场衔接;三是锚定“双师型 + 创新型”培养目标。以“双师型”为基础,鼓励教师考取行业证书、参与企业实践。以“创新型”为突破,引导教师关注新领域,推动教学与技术创新;四是构建“三位一体”支持体系。搭建“校企协同”平台,共建教师实践工作站。完善“赛教融合”机制,以赛提升教师技能指导能力。建立“科研反哺”机制,鼓励教师主持课题、编写教材。
学生代表1: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生会副主席(2024级):沈锊
通过这段时间的系统学习,我对全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这一代人,该如何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这次学习给了我清晰的答案。其一,学习让我的人生方向更明确。全会描绘的国家发展蓝图,让我深切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刚入学时我曾迷茫,如今明白新时代大学生享受着良好教育条件,应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征程,在服务国家中实现人生价值;其二,学习让我的专业认知更深刻。全会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让我对通信专业有了全新认识。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是奋斗史,我们现在的专业学习和实验操作,都是在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力量,要珍惜时光,掌握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其三,学习让我的责任意识更强烈。作为学生干部,我深知“担当”的分量。贯彻全会精神要落实到行动中,在班级工作中注重实效、真诚服务。
我们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要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专业知识、修品德,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代表2: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班级班长(2023级):鲁佳彬
深入学习全会公报后,我深刻认识到“十五五”时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及重要部署,为我们青年指明了方向。身为大三学生,我正处在从校园迈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转折点,全会精神让我明确了成长与担当的方向。高职学习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课堂上我们钻研原理,更注重对接行业标准、紧跟技术前沿,学习扎根于产业需求。作为班长,我感受到同学们“学精专业、练强技能”的渴望,全会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高职教育核心在于“知行合一”。
全会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的舞台既在课堂,更在产业发展一线。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我会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耕专业,学精核心技能;坚持实践创新,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带动同学,凝聚合力,共赴“技能报国”之约。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灯塔,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奋斗姿态,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征程中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生代表3:商贸管理学院 团委学生副书记 班级团支书(2024级):张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发展锚定方向,让我深感“使命在肩”。学习后,我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具体认知,全会提出的诸多目标与我们的学习成长紧密相关,“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部署,让我明白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在学习中,我感悟到全会精神的力量。课程实训和校园电商实践项目,让我体会到“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深意,明白商贸专业学生是连接供需的“桥梁”。结合全会精神,我将从三方面发力:深耕专业,组建跨学科小组,提升专业水平;强化实践,参与前沿技能竞赛,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承文化,用青年喜爱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注入青春力量。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于我们大学生而言,不仅是读懂一份擘画未来的纲领,更是在心中校准了青春航向的坐标。“十五五”发展蓝图与我们的课堂、实践紧密相连,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我们必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专业学习中深耕,在社会实践中锤炼,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和青春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