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讲台”同课异构、精神谱系浸润式宣讲朗诵……一场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嘉定实践”正在成型。近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报告厅内,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院长韩芳共同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合教研室”揭牌。这标志着由该学院牵头、覆盖区域内十几所大中小学的创新平台正式启动运行,为上海探索思政教育贯通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作为发起轮值校,我们定将担起责任,努力把联合教研室打造成区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高地。”韩芳在揭牌仪式上郑重承诺。面对长期存在的学段壁垒,这所扎根嘉定的高职院校主动破题。
纵向贯通,架起全学段“育人立交桥”。 据介绍,该学院将一体化建设纳入“双高计划”,成立校级思政教学指导组和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广泛吸纳各学段德育专家。作为区属高校,深度融入嘉定“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牵头组建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合教研室”,创新采用“轮值主任”机制,成员涵盖10多所学校,通过“共建共享、轮值联动”,有效促进了各学段教师的“同频共振”。依托学院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机制,联合贯通校深入开展教研备课,系统梳理绘制教学目标衔接图谱,细化教学实施路径,让思政教育在学段间自然过渡、螺旋上升。
横向融通,打造职教特色“教学新模式”。 突破校内师资局限,该学院以“特聘教授”“德育导师”等形式,将专家学者、技术能手、大国工匠请进思政课堂和实践场域,形成校内外“双主体”育人团队。创新提炼导入式、阐释式、辨析式和行动式的“四式”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度建构认知、践行价值,相关研究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专题,创新推出“三张讲台讲思政”即“思政教师讲台+跨学段教师讲台+行业教师讲台”同台授课模式,实现了理论深度、实践热度与学段衔接广度的有机融合,有效破解了一体化教学难题。
内外协同,拓展知行合一“社会大课堂”。该学院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立德树人研究中心”,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创新性地从党的建设、专业课程、劳动教育、艺术美育、网络育人、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等七个维度,全方位开发一体化实践育人资源。精心打造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学生宣讲朗诵团,以“宣讲朗诵”为特色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累计开展校内外宣讲朗诵活动150余场,构建起“课堂-校园-社区-社会”的立体化宣讲格局,成为区域理论宣讲的重要青年力量。同时深化校政、校企合作,与华亭镇、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嘉定党建服务中心、华能电力、宝武集团等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劳模工匠育人工作室”,打造《守护》《五四运动》等戏剧大思政课,激活了红色教育新活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革命文化作为宝贵资源,常态化开展跨学段一体化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经典与艺术的熏陶中实现思想共鸣和情感升华。
从机制创新到课堂革命,从资源整合到实践拓展,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以“三维联动”为引擎,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提供着生动的基层样本。
媒体链接:http://sh.people.com.cn/n2/2025/0721/c134768-41298125.html